2000-02 草稿
2012-03-13 美東夜初修
http://wp.me/poQmf-1sf
在番邦,只要出門,都得仰仗輪子。算算這些輪上歲月,從台北濱江街附近的教練場學會開車到現在,已經幾十寒暑。這還不包括以前駕騎三輪車、腳踏車、輪鞋、五輪人力貨車、拖拉機、摩托車的日子。
風火輪上呼嘯來去經年,發生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故事。這,就是這些故事的第一篇。
最早和交通工具發生關係,是小學時候。小二、小三還是小四,不記得了。一個週日早晨,趁爸爸不注意,偷牽了他的腳踏車出門。那時可沒什麼越野車,登山車。是那種很笨重的老式載貨腳踏車。小朋友如果沒見過,這裡有張圖片,還有這裡,這個也是。圖片裡的和我說的有點差別。不過,大概是這麼個土土鈍鈍的東西。我把車一路推到離家不遠的學校裏。假日清晨的學校操場,靜得只有鳥鳴和老車輪嘰各嘰各的聲音。當然,還有我一顆喜滋滋卻怦怦跳得厲害的心。
那時的個頭,坐上車墊,腳掌就夠不著踏板。記得看過年紀稍大的小朋友把腿叉過聯結車把、座墊﹑輪身與車鏈的三角形鐵框架,一左一右一高一低地扭著屁股踩車。我那小腦袋裡算計著依樣畫葫蘆照辦。車把子高過頭,得把兩手舉高才能抓著感覺上有兩丈寬的車把。怯生生把腿伸過三角框,試了試。可憐那時一雙小短腿,辛苦鑽了半天車框框,終究材料不足失敗。一拔高身子蹬這邊的踏板,車子就晃悠悠地要倒向那邊。不信邪的小孩兒,以為換個邊會有奇蹟,跑到那邊去如法炮製。當然一樣不成。抓耳撓腮思索半天,想出個妙計。當下把車架停,氣喘吁吁地從校園一處工地搬來幾塊磚頭,壘在一邊踏板下。用手搖高了那邊的踏板,踢開停車架,站在磚頭上,把腿伸過車框,終於把踏板踩了個實在。抓緊車把晃了晃。嘿,蠻穩當,這下心裡便突地擂起鼓來。(來了!來了!要踩了!要踩了!)那種又喜又懼的心情也許有點像初次約會將見面的前幾分鐘。
已經記不得是如何鼓勇踩下第一腳, 《全文在此,點擊鏈結繼續閱讀》(前一鏈結如無法進入,可試這一鏈結。)
2012/03/18 於 12:05 上午
享受風與速度感真的很好玩~這種腳踏車真的沒騎過= =,小時候是會拿著滑板到公園的山坡上跟弟弟一起坐著滑下來~超快的~情侶在公園約會親吻的畫面咻的就跑到腦後了,軌道偏移快要撞旁邊時~猛地翻車還是很好玩~嗯..小孩真的是不怕死的生物=_=
2012/03/26 於 1:16 下午
你那是在公園草坡上翻車,不痛,所以不怕。到柏油路上翻一次就知道了。老夫小弟我犁田(翻車)的經驗不少。到今天還想學開輕型小飛機。這才是真的不怕死。
2012/03/30 於 11:28 下午
不不不..可不是草坡這麼簡單的~是鋪水泥地的坡..比柏油路好些~另外更小的時候…把有椅背的塑膠椅反過來從樓梯溜下來也很好玩…但大人會抓狂就是…很吵,現在的小孩真幸福ㄟ~小時候都不知道有滑草坡這種東西~ 輕型小飛機…感覺很冒險呢! 這種真的有可能玩掉小命的我就不敢了~
2012/04/03 於 9:12 下午
如果冬天沒起風,滑雪也很好玩。不一定要去滑雪場,有積雪的坡道都可以。
2013/01/29 於 8:16 下午
卜大爺你可以去接替Lance Armstrong的位置.
2013/02/01 於 9:09 下午
接收他的錢是可以的。